浐灞地区的祓禊文化

发布时间:2021-05-08 13:58 来源:管委会办公室(信访局)

在长安东郊的传统文化中,祓禊也很有特点。祓禊,又称祓除、修禊、祓斋,这一习俗兴于西周,盛于汉唐,在历史上颇有影响。

《周礼·春官》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这是关于祓禊的最早记载。西汉时期,祓禊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关注,常由皇族主持祓禊仪式。《史记·外戚传》载:“武帝祓霸上……”。《汉书·元后传》载:平帝时,太后王政君率皇后列侯夫人“遵霸水而祓除”。可见,西汉祓禊活动是在京城东边的灞河边上举行的。汉代祓禊绝大多数遵循三月上巳之礼,但是这一时期祓禊的具体时间依旧没有明确的规定。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汉书》中有“八月祓灞水”的记载。自魏晋始,祓禊开始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举行。长安祓禊水域甚多,有渭水、灞水、曲江、勤政楼、望江亭、禁园、乐游园、定昆池、龙池等。其中长安东郊的浐灞地区成为最著名的祓禊胜地。

祓禊活动的原生形态中蕴涵了两个目的:一是祛疾除邪;二是求子祈福。围绕着祓除疾病的目的形成了水滨涂香兰或手持香兰的洗浴以及后来插柳戴柳,簪香菜的习俗。唐代祓禊活动形式绝大部分延续前代,郊游踏青、饮食宴乐、曲水流觞、泛舟嬉戏依旧是人们最爱,但也有新的节令活动出现。

1、祛疾除邪

《风俗通义·祀典》云:禊者,洁也。春者,蠢也,蠢蠢摇动也。……疗生疾之时,故于水上衅洁之也。《说文》:“祓,除恶祭也。” 古人认为春天万物复苏,冬之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欲动,因而容易滋生疾病,通过洗浴不仅可以洗去自冬以来的积垢,也可以达到祛疾除邪的目的。在唐代,尽管三月三成了游春宴乐的节日,但是还是保留了祓禊的些许古意。隋唐时代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攀折许多柳枝,插于屋檐下和门窗上,有些还直接扎成柳圈戴在头上,以此来辟邪除灾。中宗时“上巳祓禊,赐近臣细柳圈各一,言:带之免虿毒。”[1]《燕京岁时》也有类似记载,玄宗曾于祓禊之日在渭水边遍赐群臣,以供驱邪。

2、求子祈福

《西京杂记》记“高祖与戚夫人,……出百子池边,灌濯以祓妖邪”,《三辅黄图》则是进一步指出:“百子池,三月上巳,张乐于水上。”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祓禊同时具有祛疾除邪与求子祈福两层寓意。《汉书·外戚传》载:“武帝即位数年,无子,平阳公主求两家女十余人饰置于家,帝祓灞上而过焉。还过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帝不悦。既饮,讴者进,帝独悦卫子夫。”而后世之中与求子仪式相随的还有浮素卵的风俗,晋张协《禊赋》中有“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中河”句。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说:“中国的上巳节,其间允许男女自由欢会,也仍然是为了蕃衍人口,只不过蒙上了短时可以性放纵的淡淡色彩。”晋代以后,这种三月三浮蛋乞子之俗,渐渐被“曲水浮绛枣”所代替,但同样枣与卵同样具有“祈求多子多福”的意象。

3、消遣娱乐

踏青。暮春三月,百草始盛,香花袭人,正是游目骋怀的好季节,人们多于此时出门领略自然气息。隋代卢思道《上巳禊饮》:山泉好风光,城市厌尘嚣。聊持一樽酒,千里共寻春。上巳俨然成了人们踏青寻春,摆脱喧嚣的好日子。更有甚者,每逢上巳,长安城内万人空巷,因而有“倾都祓禊晨”之说[2]。其中最为热闹的当数曲江池畔,其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道纷纷聚于曲江池畔,一时间万众云集,盛况空前,正如诗云;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相见,此地皆相遇。日光去此远,翠幕张如雾。何事欢愉中,易觉春城暮。”[3]

禊饮。隋唐两代,携酒食出游已蔚然成风。卢思道诗曰:“聊持一樽酒,千里共寻春”。文人墨客们更是凭借对兰亭盛会的无限感怀,纷纷仿效行曲水流觞之乐。无论是否流杯取乐,文人的聚会总是格外风雅。他们以酒会友,以诗会友,狂欢不已,由此催生了许多的祓禊诗。卢纶《上巳陪齐相公花楼宴》:钟陵暮春飞,飞观延群英。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杨凝《上巳》:帝京元巳是繁华,细馆清弦是龟贵家。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庭花。两诗不仅反应了上巳极尽豪奢的庆贺场面,也道出了诗人们欢快、轻松的心境。文人骚客的禊饮尚且能够如此逍遥,官僚士绅、王公贵族的聚饮更是别开生面,尤其是上巳赐宴胜游,成为唐人生活中的一件盛事。“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跸陪銮渭渚旁”,“中原花柳暮春时,元巳陪游乐在兹。”两联充分显示出陪游者洋洋得意之态。“彩仗连宵台,琼楼拂曙通。”[4]可见当年盛宴的情景。

泛舟。上巳乘舟祓禊之俗始于汉代,在当时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活动,唐代完全转为人们赏玩的活动,并成为深受文人骚客、达官显贵喜爱的祓禊活动之一。他们或乘一叶扁舟,泛之湖上,于轻风微波之中自得悠然之乐。如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所云:“雨歇杨林东渡头,永河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达官显贵则尽显其奢靡侈纵之风,他们所乘舟船庞大并且装饰华丽,不仅可以合宴舟中,甚至歌舞伎乐无所不备,所谓“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乐”是也。

竟渡。上巳竞渡是唐人的创举。薛逢的《观竞渡》详细了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情形:“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江上彩挂历虹霓晕。舟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控空挥桡。……”竞渡是一项非常激烈的民间群体活动,用舟以龙形,赛时鼓声震天,船员奋力挥桡,岸边民声沸腾,气氛尤为热烈欢快。

祓禊由最初的怯病除邪、祈福求子,发展成为具有多种文化元素的活动,是与汉代以来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隋朝统一全国后,中原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日益加强,南北文化得到充分交流。到了唐代,国家强盛,文化繁荣,社会空气开放,祓禊的内容不断增加,逐渐成为人们的狂欢节。显然,这对丰富时人的精神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岁时广记》卷十八《景龙记》。

[2]崔颢:《上巳》,《全唐诗》卷一三○。

[3] 刘驾:《上巳日》,《全唐诗》第五八五卷。

[4]王维:《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全唐诗》卷一二七。

主办单位:西安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西安浐灞国际港党政办公室   网站地图

电话:029-83591918(管委会总值班室)  029-83620315(政务服务中心北厅)

  029-83592511(政务服务中心南一厅)  029-89512366(政务服务中心南二厅)

地址:西安市浐灞国际港港务大道6号   邮编:710026   传真:029-83332055 029-83453501

网站标识码:6101000069  陕ICP备19015147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702000134号